湖南省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薪火相传•花鼓争妍”——何冬保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论坛专家简介

  • 作者:
  • 来源:
  • 点击:3064
  • 时间:2017-06-29

范正明

1929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49年8月参加部队领导的洞庭湘剧工作团,1952年调长沙市文化局,历任京、湘、花、歌剧团团长、支书、戏剧工作室主任。1963年在文化部编剧讲习会结业,后相继在湖南省戏工室、省文联、潇湘电影制片厂工作。1984年任湖南省文联秘书长、省文联执行主席,省剧协主席。著作多部,所著湘剧《百花公主》获湖南省文艺创作奖、芙蓉文学奖,《琵琶记》获文化部首届“文华”编剧奖、湖南省文学艺术奖;电影《国歌》获夏衍电影文学剧本二等奖、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华表奖”。

龚谷音

1939年生于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华中高级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在湖南省歌剧团任演员,1956年以来一直服务于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参加过100多个大小剧目的演出,大多担任剧中主角和主要配角,其代表作有:《十五贯》《谢瑶环》《小姑贤》《访友》《包公误》《刘海砍樵》《杨三姐告状》《三里湾》《向秀丽》《野鸭洲》等,还参加了电影《马铁腿外传》《葫芦晃悠悠》和电视剧《林中人》《回娘家》的拍摄。

李小嘉

1944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5岁因在长沙市中学生文艺汇演中的出色表现,被选拔进了“省花”;21岁在湖南花鼓戏《打铜锣》中饰演林十娘,一举成名;27岁在移植京剧样板戏的花鼓戏《沙家浜》中成功扮演阿庆嫂,成为家喻户晓的湖南“阿庆嫂”;40岁被委以重任,当上湖南省花鼓戏剧院的院长;60岁又在火遍三湘四水的本土方言剧《一家老小向前冲》中饰演严婶,艺术生命绽放新的光彩!从艺55年,在花鼓戏的艺术舞台上塑造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经典舞台形象。

欧阳觉文

1942年生于湖南省浏阳市。国家级非遗花鼓戏传承人,一级作曲。1956年考入湖南省花鼓戏剧院, 1969年开始作曲,曾去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为花鼓戏作曲(含与人合作)150出,其中有《沙家浜》《喜脉案》《桃花汛》《秋天的花鼓》《乡里警察》《作田汉子也风流》等。为电影、电视作曲60部,发表或对外演唱的歌曲三百余首,获省以上作曲奖28次,有《老表轶事》《走进阳光》获文化部十一届和十二届“文华音乐创作奖”。其作曲的剧目六次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作曲的四部电视剧获“飞天奖”。2009年湖南省政府记一等功。

杨鑫华

1936年生于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官庄镇。音乐高级讲师。六岁起迁入桃源县城,后就读于省艺术师范学校。自1956年5月6日起,调入省花鼓戏剧院之前身湖南省歌剧团,任演奏员、编曲。一生中,系统学习、研究、传承过长沙花鼓戏前辈三大顶尖级唱家中何冬保、杨福生二位的唱腔艺术,并能男腔、女腔双肩挑,教授出何冬保男腔、杨福生女腔众多的再传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