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少数民族织锦文化创意与工艺创新展在长沙开幕

  • 作者:
  • 来源:
  • 点击:3831
  • 时间:2017-11-21

11月21日,国家艺术基金“湖南少数民族织锦文化创意与工艺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汇报暨展览开幕仪式在湖南省工艺美术馆隆重举行。来自湖南省文化厅、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委员会、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湖南省民宗委民族研究所、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湖南设计艺术家协会、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师范学院、潇湘电影制片厂的领导、专家参加了开幕仪式。现场展出作品51套(共计96件),涉及包袋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家居设计、软装设计、文创设计等多个领域。

看展1

看展2  

看展3

展览现场

 

倪文华

湖南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倪文华讲话

湖南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倪文华从项目对少数民族文化根与源的探寻、对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发扬以及与高校专业的紧密结合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此次展览:一是项目有政治的高度。十九大中,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如何做到这三点,这来自于对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与继承,本次项目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文化,有着根和源的意义,并将这些传统技艺植入我们当下的生活,积极参与当下这场伟大民族复兴实践。二是项目定位准确。立足于省内优秀民族文化,本次项目能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很让人欣慰。三是项目专业上很成功。积极探索了民间与高校专业结合的道路。

王章华

院党委书记王章华讲话

学院党委书记王章华强调,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要坚定文化自信,做好传统文化传承与宣扬工作;要始终把传统艺术与现代工艺、现代文化创意结合起来,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时尚、现代产品结合起来,找到新的发展路径;项目的落脚点在于人才培养,要将传承的种子扩散发扬,成为传统技艺与现代产品结合的纽带,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走向创新致富之路。

学院副院长杨向东致开幕词。他表示,学院在艺术创新、展现艺术魅力的同时,注重贯彻“十九大”精神,着力将“精准扶贫”落实到项目中:一是与湘西龙山县叶氏民族工艺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一条校企深度合作链,助推精准扶贫;二是结合校内专任教师与织锦艺术大师的双方优势,努力探索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改变当前龙山织锦行业发展不景气的现状;三是促进了艺术精品力作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交流共享。

湖南省工艺美术馆馆长梁湘永表示,本次项目是少数民族织锦产品超越传统,挑战时尚的一次大胆尝试。这项目能够将织锦的实用性与艺术性进行高度统一,实现民族手工艺与现代时尚的精彩碰撞,也为我们探求少数民族织锦产业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

该项目负责人学院美术系主任周朝晖介绍,项目学员来自四大民族织锦的省市州级传承人、高校和研究所从事非遗研究和设计创作的老师。这种学员结构有利的推进了思想的交融、技术的交流,并进一步丰富了作品设计的艺术性和多样性。

作为本次项目学员的中国织锦工艺美术大师叶英在开幕式中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学员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审美,并找到了传统织锦产品之所以不能融入现代生活的真正原因,也让自己获益良多。

领导

出席展览开幕式的领导专家合影

 

学员

项目培训班的学员合影

据悉,《湖南少数民族织锦文化创意与工艺创新人才培养》展览时间为11月21日——12月10日,为期20天。此次展品将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相关的非遗元素与文化创意、工艺创新相融合,在传统与时尚之间构建起一条非遗元素与现代设计的桥梁,旨在吸引更多人关注湖南的少数民族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