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旋风”送清凉 湖艺歌舞咏司城
- 作者:文图:何锦 黎宇轩 审核:石颖 周东平 夏惠慧 彭尧
- 来源:
- 点击:0
- 时间:2025-07-18
在湘西永顺司城村,一场名为“翩跹湘西·司城蝶韵”的文艺汇演,不仅点亮了夏夜的星空,更掀起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蝴蝶效应”。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与当地携手,探索出一条“校地联动、文化扎根、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7月17日晚,湘西自治州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万马归朝·土司大营音乐广场华灯璀璨,一场由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带来的“翩跹湘西·司城蝶韵”文艺汇演在此上演。来自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文化人才服务基层项目”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30余名师生,携手当地60余名艺术支教学生,以16个精彩纷呈的节目,为现场2000余名观众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
“蝴蝶”振翅:文旅融合焕新生
舞蹈、朗诵、绘画、小品、声乐……多元艺术形式在舞台上交织碰撞,青春的活力与湘西的民族风情相互辉映,点燃了夏夜的激情。
近年来,司城村围绕“世界文化遗产+4A景区+文化旅游”的发展定位,通过老司城遗址保护性开发、非遗项目创新传承、旅游配套设施升级等举措,推动文旅融合提质升级。如今,在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驻村工作队的助力下,校地联动开展文化人才服务基层、艺术支教等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这场‘蝴蝶旋风’不仅带来了人气,更让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实现了从‘富口袋’到‘富脑袋’的转变。”司城村党总支书记张官风说。
永顺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彭飞表示:“这场演出不仅是一场文化艺术的熏陶,更是一次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它让游客留下来、让文化活起来,让百姓富起来。”
文化润根,乡村振兴见实效
“孩子刚放暑假就能参加艺术支教活动,既学特长又长见识,这样的社会实践太有意义了!”晚会小主持人杜诗雨的妈妈欣喜地说。
自2021年起,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依托后盾单位的艺术教育优势,连续五年选派200余名师生深入乡村振兴驻点帮扶村,开展文化人才服务基层、艺术支教活动。五年来,累计授课超2800课时,培养学员1800余人次,间接受益人群达5000余人。这些“文化种子”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更激发了乡村的文化自信。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驻司城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曹志超表示:“我们不仅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让艺术真正扎根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司城村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校地合作培育文化人才、创新文旅业态,让古老村寨焕发新的生机。这场“蝴蝶旋风”,吹开的不仅是文旅融合的新局面,更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开放共享:艺术惠民再升级
此次“蝴蝶旋风”不仅刮到了湘西,也吹向了更广阔的社会舞台。本月初,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打造的“湖艺·松雅艺术小镇”正式开放,通过惠民演出、开放校园等形式让市民共享优质艺术资源。
从湘西的田间地头到城市的艺术舞台,从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出发的“蝴蝶”正以文化艺术为翼,翻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文字编辑:夏惠慧
版面编辑: 彭尧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