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 | 离休干部朱宝库:保家卫国甘做革命螺丝钉

  • 作者:内容整理:夏惠慧 厉雅英 李妍 审核:周东平 杨青 夏惠慧
  • 来源:
  • 点击:2631
  • 时间:2024-07-01

朱宝库,男,汉族,1928年2月出生,籍贯黑龙江。作为湖南省文化系统的老领导,省电影技工学校、省电影职工中专(均为湖艺前身)的老校长,他于1947年7月参加革命,194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我18岁出来,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我参加了两个——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后来又参加抗美援朝三年多。”提起自己的革命经历,朱老无比自豪。

01

光荣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出生于1928年的朱宝库,始终认为自己和“龙”有缘。“我28年出生,属龙的,生日是二月二,龙抬头,后来又在哈尔滨市龙光商业学校读书,这几个‘龙’我都占了。”朱老笑称这就是为什么自己戎马半生却从未负伤。

1947年,他在齐齐哈尔市军政大学学习时,就因投弹、射击等成绩优异受过表彰奖励。后来他先后作为东北民主联军军政大学三分校2团9连学员,10纵28师政教队学员、宣传员、组长、分队长,不断学习不断成长。1947年他在内蒙参加土改时多次遭土匪袭击。1948年在辽沈战役的黑山战斗及宜昌战斗中各得光荣证一枚。曾出席军队党代表大会,被评为模范党员。

东北民主联军军政大学就读期间合影

(第一排左起第一人)

抗美援朝期间,他积极参军保家卫国。1950至1952年,任第四野战军第47军139师政治部宣传队组长、副分队长、分队长,并于1950年5月担任第47军第一党代表大会代表;1952至1953年,任志愿军第47军139师司令部直工科组织干事;1953至1954年任志愿军第47军139师师直炮兵营三连副政治指导员、师保密室保密员;1954至1955年任志愿军第47军司令部保密室文件管理员;1955至1956年任47军141师司令部保密室主任;1956至1964年任47军司令部保密室主任;1964至1966年任47军后勤部战功处参谋。

1966至1970年,他任湖南省煤建公司政治处负责人等职,后又任湖南省委党校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副指导员;1970至1977年任湖南省展览馆副馆长、革委会副主任;1977至1982年任湖南省文化局政治处副处长;1982年直至1990年离休,先后任湖南省电影技工学校、省电影职工中专(均为湖艺前身)校长。

抗美援朝时期照片

志愿军第47军139师保密室工作期间合影

(第二排左起第一人)

湖南省展览馆工作时期

(第二排左起第三人)

湖南省文化局工作工作期间

(第二排左起第五人)

湖南省电影技工学校校长任命书

朱老既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也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展现出文化艺术、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才能。1951至1953年在朝鲜临津江战斗中,他担任阵地宣传,编写了《打坦克》《喊话》等剧本,相关演出活动立三等功两次。1952年在139师宣传队被评为模范党员。1950年在湘西剿匪时,参与演出《白毛女》《兄妹开荒》《打的狠拉的紧》等剧目并多次受表扬。

演出合影

(第二排左起第三人)

02

沉甸甸的军功章

“全国解放纪念章、解放东北纪念章、解放华北纪念章、解放西南纪念章、解放东南纪念章、东北军政大学毕业纪念章、解放全国纪念章、解放大西南纪念章、全国政协纪念章……”朱老看着面前满满的勋章,逐一详细介绍。这其中有一枚“投弹手”勋章、两枚朝鲜金日成授予的军功章尤显特别,用朱老自己的话说“是非常厉害的”。

朱老介绍他的军功章

朱老的军功章

提起早年间的经历,朱老非常感慨:“1945年8月15日是振奋人心的一天,是日本法西斯灭亡的一天,是东北全部解放的一天。1946年我在家劳动,当时处在混乱时期,土匪四起,人心不安。后来八路军进了县城,安定了秩序,到处张贴安民告示,进行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在这一伟大的红流中,我的思想受到了深刻的震动,对共产党、八路军逐渐有了认识,也是在这一伟大的革命道路的鼓舞下,凭着青年人的热情,我决心加入这一伟大的革命队伍,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朱老回忆,他在齐齐哈尔市军政大学共学了一年左右,后来又在政治队学了近半年,对于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党史、毛主席著作等都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初步确定了自己的革命观、人生观,“知道了要想人民彻底翻身,就必须要参加革命,要想革命也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在随后的土改等实际工作中,他进一步明确了“一个革命者对党一定要忠诚老实,坚决听党的话,按党的指示办事,加强自我改造,只有这样才能将革命进行到底,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03

深情回顾抗美援朝

说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经历,朱老回忆:“那一进朝鲜,里头黑糊糊的,那炸弹打的,没有城市,全部一片瓦砾,飞机嗡嗡的,哐哐往下扔炸弹。你天天夜夜的,进去以后敌人根本不知道,我们偷进去的,都是晚间行军走路。”他由衷感慨:“中国军队是不怕死的呀!我们几个战役为什么都胜利?那都是自己的战术呀!它是隐蔽的,都是伏击战。老美开始还不知道这是中国军队,直到我们把敌人打得一塌糊涂。麦克阿瑟一下子就垮台了!”

朱老印象最深的还是担任志愿军47军139师山炮营三连指导员期间的故事。“139师(在)122高地守了三天,人家坦克炮就对那山头打……在空中炸……排长受伤就是那么炸的,最后我那排长打伤了,我跟他一起下来的。一下阵地,走懵了,一个大坑,好深的一个山涧,越走越深……以后从那就爬,向上爬……牺牲太多了。”谈及牺牲的老战友,朱老无比激动、无限伤感。

朱老近照

时光飞逝,曾经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也许对九十六岁高龄的朱老来说,很多记忆都已变得模糊,但一提起革命往事、提起抗美援朝,他的讲述又会立刻变得清晰——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悲喜交加。抚今追昔,朱老更是满怀骄傲和希冀,他相信祖国一定会越来越好,也希望子孙后辈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期待今后人人都能共享和平发展的美好未来。



文字编辑:夏惠慧

版面编辑:彭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