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校友冯放:“鹤”舞人生 “放”心飞翔
- 作者:文图:李佳烜 刘运浩 审核:周东平 杨青 夏惠慧
- 来源:
- 点击:803
- 时间:2024-12-10
近期,学校1977级舞台美术专业杰出校友冯放先生千里迢迢从京城携心许之作《立春03》《惊蛰09》参加“期·新”百年湖艺再出发杰出校友美术作品联展,并向母校捐赠《惊蛰09》及10万元爱心捐款。随后,冯放先生又应邀做客“湖艺大讲堂”,以“从岳麓山畔走出——湖艺改革开放后首批杰出校友”为主题,为母校师生作专题讲座。讲座开始前,湖艺前辈囗述历史小组对冯放先生进行了简要采访。
【华艺徒孙才艺初绽】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冯放居住于长沙市窑岭的文艺大院。受成长环境影响,文艺子弟不仅嬉戏玩乐与文化艺术息息相关,就连职业理想也很趋同:做一名文艺工作者。9岁时,小冯放被父母送到在剧团任舞美设计的舅外公翟翊先生身边学习美术。舅外公是1924年6月入学华中艺专西洋画专修科第2班的杰出校友,曾受教于曾昭杭、彭沛民、周磊村、黄遐举等华艺名师。不仅如此,翟翊在长沙修业小学读书时,毛泽东同志曾担任过他的历史老师。抗战期间翟老所主笔的武昌黄鹤楼《全民抗战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壁画;作品《战争胜利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1952年,翟翊受命组建湖南皮影戏剧团。他对皮影戏进行多次改进后所创作的《龟与鹤》,成为流传一时的皮影戏经典作品。
面对灵气又好动的小外孙,舅外公心中是欣喜乐教又严格的。一次,他把冯放带到木偶皮影团,带着他看了自己设计的《龟与鹤》。看到小冯放目不转睛地望着神奇的皮影戏和美丽的仙鹤,舅外公趁机告诉小外孙“只要能专心学画,以后你也能画仙鹤。”小冯放自此便静心习画,对舅外公布置的作业也开始认真对待。值得一提的是,舅外公曾与潘玉良同学,接受过十分专业的西洋绘画教育,他以规范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引领小冯放学习绘画技能。据冯放先生回忆,舅外公教得格外认真,每周至少要交一次作业,遇上寒暑假,上课和交作业的频次更高。在名师长辈的栽培下,寒来暑往,冯放逐步从一名贪玩好动的“涂鸦小子”成长成一名能较好运用画笔描画景、人、物的翩翩少年。11岁时,他的作品便入选湖南省青少年美展和全国青少年美展并获奖。在蓄积了6年的能量后,冯放等待一个时机来点燃他艺术人生的第一个小太阳。
1976年秋,湖南省艺术学校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正式恢复招生。这则消息如一颗火花,刹那间燃起了文艺大院父母和孩子们的希望。1977年初,湖南省艺术学校正式面向全省招生,并在湘剧、花鼓两科的基础上,增加了舞美、京剧、音乐、舞蹈等多个专业。当时全国高考尚未开始,全省适龄青年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省艺校的报考人数众多,而招生指标十分有限。其中舞美专业仅配置35个名额。据冯放先生回忆,当年前往长沙市十四中考点参加省艺校招生考试的学生就上千人,竞争激烈可想而知。当时在读初二的冯放很幸运地被艺校录取。
1983年,冯放怀揣艺术梦,又踏上了冲刺北京电影学院的征程。北影当时在全国仅招十余名学生,除文化需参加高考统考外,还有极严格的专业校考。早年间打下的扎实专业基础给了冯放足够的底气,他从容应试,如愿迎来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作为全国屈指可数的顶级艺术院校,北影推崇“高精尖”的人才培养思路。在北影的四年,冯放进一步拓展了专业能力,开阔了艺术眼界和创作思路,对艺术创作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和认知。冯放在北影的专业老师大都来自央美,如葛维墨、景玉书等等。北影美术系也需要学习风景画,一次写生课上,冯放的风景画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赞许,得知冯放是湖南省艺术学校舞美专业的毕业生后,老师对湖艺的教学质量赞不绝口。此事让冯放印象深刻,以致以后每每谈及第一母校,冯放在很多场合都会说一句:“就出艺术人才来说,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湖南省艺校都是全国第一中专!”在今年的校友回湘座谈会上,他再次建议,“学校虽然现在升高职了并在努力恢复本科,但湖南省艺术学校这块招牌真的不要轻易丢了,可以转型发展为附属艺术中学。”
【艺校磨砺友圈天成】
自从踏入省艺校,冯放精彩的艺术人生正式启航!在百年大樟树下,古朴的四合院内,冯放在蒋文林书记、侯良校长、陈应定教务处长以及蔡达、胡德圻科主任的帮助指导下,受教于李鹏林、何香清、杨安久、王新隆等专业老师和萧泽钧、郭静秋、黄克和等文化老师。据冯放先生回忆,那时同学们早上6点就需要起床跑步,上午上专业课,下午上文化课。在校四年,冯放和同学们接受了严格规范的专业训练,绘画和舞美设计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毕业实习时,冯放绘景花鼓戏《谢瑶环》,毕业创作是湘剧《拜月记》的舞美设计。忆及母校时光,冯放先生说:“艺校的领导和老师专业基础扎实,教学精湛。更感人的是,他们与同学们同吃同住,言传身教,这种教学方式今天是可遇不可求的。在校期间,老师还不断鼓励学生,有机会一定要考大学深造!”
冯放在艺校不仅收获了学业上丰富的知识,也在麓山脚下艺苑小天地,与张方白、黄海威、陈士争、徐瑛、马勇、史向斌、沈伟等成了同一时期的同学和校友。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毕业后也一直保持良好的联系和互动。例如他执导的影像处女作《港澳情仇》,就邀请了尚在北影读书的湖艺86级话剧专业刘江任主演;又如今年9月沈伟舞剧《声希》《天梯》在长沙巡演,冯放专程从北京飞回长沙助阵观看。此次得知冯放回母校讲座,湖艺65级学长戴树铮又专程赶来,沈伟同班同学、湖艺84届湘剧表演专业校友刘闳(湖南省新闻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和李亚男(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改签返京机票专门留在长沙参加讲座,只为心中有爱,心中有情。
由于当时升学政策规定中专毕业生需工作两年后才能参加高考,1981年,冯放毕业后进入湖南省电影制片厂担任绘景、美术助理、跟组工作。他常跟着影厂师傅去十米高的大影棚画布景,与周丕学(湖南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和从北影归来的艺校校友、导演张黎成为同事。工作之余,冯放仍不忘艺校老师为之种下的“高考梦”。
【时代弄潮风景别样】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经历从来就是财富。1996年“湖南省博物馆室内外设计”项目面向社会招标,此前因导演《三湘风流》,冯放对三湘四水的历史文化底蕴、艺术文化特色有着深入了解,加上多年在舞美、导演、编剧工作中积淀的经验以及深厚的绘画功底,冯放过关斩将,顺利中标,这也意味着他事业又开启了一个新赛道。往后数年,冯放转战空间设计领域,设计华为、深业、中信等大型企业项目,之后进入文化空间设计领域,打造了如“湖南省博物馆(老馆)室内外设计”(获全国第三届室内设计银奖)、“湖南卫视电视台演播厅”“湖南经济电视台办公区”“金鹰955电台办公与播出间”“潇湘电影频道办公区及演播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书馆”等一系列颇具文化特色的室内设计作品,成为业内翘楚。
湖南省博物馆原址设计图
【回归初心鹤舞人生】
冯放《立春03》
本次展览是对“殇”的推进,是对拯救候鸟十年艺术行动的回望,更是冯放为实现一位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所做出的有识、有为、有担当之举。基于冯放的艺术影响力,湖南卫视和芒果TV在湘籍文化艺术人物系列专题纪录片《湘行漫记》中以《鹤鸣罗霄》(上下集)对其报道。
冯放装置艺术作品《照见》
文字编辑:夏惠慧
版面编辑:彭尧
- 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