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听市场的心跳声!学校召开课堂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优化推进会

  • 作者:教务处(实训处)供稿 审核:石颖 夏惠慧 彭尧
  • 来源:
  • 点击:0
  • 时间:2025-10-11

为进一步将课堂教学、社会服务、创新创业和就业工作有机融合,10月10日上午,学校在博艺楼915会议室组织召开课堂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优化推进会。党委书记李越胜,党委副书记、校长周邦春,校领导黄新平、石洋、蒋玲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由教务处(实训处)牵头召集,各教学单位、组织人事部、招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处、学生工作部、星河演出公司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会议由黄新平主持。

图片

会议围绕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教学改革、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服务、实践演出协同优化这一主题展开。各部门负责人结合工作实际,聚焦“专业建在产业链上、课堂设在实践场中”的育人理念,就当前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协调措施以及可行方案进行了深入交流。

蒋玲聚焦师生管理关键环节提出优化思路,强调转变固有思维、找准办学育人矛盾点,靶向破题。针对师生管理与培养,学校将出台相关配套文件,切实搭建精准成长通道,夯实“开门办学、服务社会”的管理保障。

石洋从机制构建与教学改革层面提出落实举措,她指出教育教学改革需以服务社会、培育实用人才为基点。要以二级学院为主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行“项目负责制”强化责任落实,同时择优开展融合试点、逐步扩大推进范围,重点打造专业化社会服务团队。

黄新平强调,服务社会是办学宗旨,社会服务是具体行动。基于此,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秉持“开门办学”理念,通过开放校园与“演、教、技、承”等形式,提升社会影响力;二是要探索柔性学分认定与双轨制师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以服务促教学;三是要落实“一个融合、两个转化”,推动专业优势与服务成果双向转化,形成服务支撑教学的良性循环。

周邦春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立足湖湘文旅发展需求,阐述了课堂教学与社会服务的相互关系。他强调,课堂是立德树人主阵地,社会服务则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全校上下要勇于突破传统观念壁垒,以学分认定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系统构建动态适应、运行有效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强化教学与服务协同,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同频共振。

李越胜在总结讲话中说,2024年以来,学校党委立足百年湖艺的深厚底蕴,提出“开门办学、服务社会”的总思路,作为湖南唯一一所公办综合类艺术高校,就是要无限贴近市场,以市场为师,在答好“两道融合命题”的点兵场中走在前!一年多来,我们在打好“服务社会”这场战役中收获了很多,推出了《等你在沙洲》《喜相逢》等精品化文旅融合剧目,深度参与了长沙、怀化等市州的文旅大会节目演出,在长沙县江背镇、福临镇的文旅演出赢得各方认可,学校开放剧场好戏连台。如何实现社会服务与课堂教学的优化协同?这是我们深入推进社会服务的必答题。问题就是迎接新机遇的先声。我们要出台配套制度,形成支撑社会服务的系统机制,同时也要加强管理,关键少数是推动制度落地、将制度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他强调,职业教育绝不应该与社会脱轨,而应该接轨,职业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倾听市场的心跳声”,打败“故步自封、麻木不仁、小院高墙”三个“敌人”,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始终与行业需求同频共振,奋力开辟一条特色鲜明、活力充沛、紧贴市场的新时代湖艺高质量发展新路。